国际科学家小组的一项新研究警告说,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北极地区的臭氧消耗。
尽管禁止使用氟氯化碳和氟氯烃制冷剂等消耗臭氧层气体,而且最近有报告称臭氧空洞正在缩小,但新报告声称气候变化正在导致更大的臭氧损失。报告认为,由于与全球变暖相关的气候模式,北极地区冬季极低气温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极端。据说这些极端低温会与剩余的消耗臭氧层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导致更大的臭氧损失。
马里兰大学、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亥姆霍兹极地和海洋研究中心以及芬兰气象研究所的这项新研究已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马里兰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化学与生物化学系以及地球系统科学跨学科中心教授罗斯·萨拉维奇 (Ross Salawitch) 表示:“我们正处于一场缓慢而稳定的氟氯化碳下降竞赛中,需要 50 到 100 年才能消失,气候变化导致极地涡旋极端温度迅速变冷。日益寒冷的气温创造了促进氟氯化碳消耗臭氧层的条件。因此,尽管这些化合物正在慢慢消失,但随着气候变化,北极臭氧消耗仍在加剧。”
该研究的新数据显示,2020 年北极极涡温度将达到有记录以来最低,臭氧损失也将达到最高,打破了九年前 2011 年创下的记录。
据科学家称,氯在北极极地涡旋内通常不会发生反应,但云层为氯提供了合适的条件,使其改变形态并与溴和阳光发生反应,从而破坏臭氧。